8月初的京津冀暴雨,让北京门头沟、房山,河北保定、涿州等多个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洪涝灾害。
(资料图片)
北京气象部门8月1日发布消息显示,此次降雨天气过程记录到的降雨量极值为744.8毫米,这是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排位第一的降雨量。
这场“千年一遇”的暴雨背后是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双台风带来的充沛的水汽,以及太行山和燕山的地形阻挡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往气候区划中,华北地区属于半湿润区,在全球变暖影响下,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愈发频繁。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高路基于历史观测资料和气候模式,告诉南都记者:我们需要转变已有观念,华北乃至整个北方平均气候态呈现暖湿化趋势,且未来区域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均会增加。
面对这一趋势,长期关注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博士刘君言表示,在一些以往降雨不多的地方突发暴雨,我们的基础设施,应灾能力和应灾经验都不充分。“在危机时刻需要调动人,机制和基础设施,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8月3日上午,灾后的河北涞水南峪港村。受访者供图
极端暴雨从何而来?
据中国气象局官方消息,近日,北京大部、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过程累计雨量100~600毫米。本次京津冀大暴雨过程平均累计雨量已超过了2016年“7•20”和2012年“7•21”暴雨事件。
此外,本次暴雨过程从7月29日开始,至8月1日结束,接近4天时间,北京降雨持续时间达83小时;河北邯郸、邢台、石家庄,山西晋中,河南鹤壁及北京西南部等地连续两天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需要注意的是,京津冀的这场暴雨并非无迹可循,中国气象局一直密切关注着台风的轨迹。7月29日,中国气象局就曾召开了一次关于华北地区强降雨的通气会,要求密切关注台风“杜苏芮”可能带来的降雨影响。
“这是一次超常规的极端天气事件。”高路告诉南都记者,这场极端暴雨是双台风带来的充沛水汽、强大的副热带高压以及京津冀地区地形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
他解释道,台风“杜苏芮”登陆福建后,一直北上深入内陆。另一股台风“卡努”也从东南方向北上,台风“杜苏芮”残留的环流途经京津冀地区,台风“卡努”自海上带来的水汽不断深入内陆。从地形来看,京津冀地区西临太行山、北临燕山,就像一个口袋,当双台风带来的水汽撞上山脉,随着地形抬升,双台风带来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聚集于此,也就形成了持续性的暴雨。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也表示,在降雨最为核心的时段,京津冀山区局地形成了“列车效应”,强降雨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导致影响较大。所谓“列车效应”就是一连串的对流云团,先后影响同一地方,就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一铁轨一样,导致强降雨长时间不下线。
河北野三坡景区,被洪水冲垮的 路面。受访者供图
北方走向暖湿化,未来极端降水可能愈加频繁
11年左右时间里京津冀地区已出现了4次极端降水——2012年的7.21暴雨、2016 年的7.20暴雨和2018年的7.16暴雨,每次都造成了不小的破坏。从历史上看,北京地区在经历了1992-2012年的少雨时期后,进入了一个多雨时段。
在这场气候变暖之下,北方也正走向暖湿化。以北京地区为例,自2000年至今,北京降水在逐渐增多,由以往的年平均降水量近390毫米增至如今580毫米左右。“20年内,北京的年降水量能增加近200毫米,这是非常大的变化”,高路坦言道。黄土高原越来越绿,黄河水越来越清,新疆沙漠出现洪水,这些罕见的现象未来可能越发频繁。这也说明了我们的气候变化呈现一种加剧的态势,所以我们要警惕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灾害效应。
高路指出,“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水文气象呈现显著的非平稳特征,极端气候事件和极端水文事件的频率会增加,千年一遇的暴雨会更常见,从而变成百年一遇的暴雨量级。简言之,气候变化更趋极端化。”
“可以确定的是气候变化会带来越来越多不确定的且极端的灾害天气。”近年来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让人们更加关注这场气候危局,刘君言表示,“这次台风这么强烈,其实有一个关键因素是气候变暖之下的海温很高,它就像源源不断提供动力的发动机一样,让两个台风非常强劲,并且有足够的能量北上。”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也告诉南都记者,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海洋温度的增加,会导致更多的水汽蒸发,这也赋予了热带气旋更强的能量。
“不过,京津冀地区此前从未碰到过这么大量级的暴雨,就像当时郑州720暴雨时,大家根本想象不到郑州会下那么多的雨。”高路说,“这也说明了面对超常规、超历史的极端天气,我们应对的经验不足,准备不够充分,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也有待提高。”
高路指出,从防灾措施来看,华北地区以前多关注于抗旱等问题,防洪防汛等工程性措施需要全面提升。
河北涞水,陷入洪水中的村庄。受访者供图
应对未来暴雨考验:基础设施、应急响应机制
这场暴雨也警示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以及加强应急响应机制建设。刘君言表示,“原先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可能是应对百年一遇的洪灾,现在这个数值早就变了,必须要根据新的风险变化趋势去相应调整。”
此外,她指出,应急响应机制建设要为未来的变化趋势做好准备,比如北京在“7·21”暴雨之后吸取经验,在很多涵洞低洼地带布局了人力物力做准备,这个就是针对预警信号的响应机制的一部分,以及雨洪管理措施提升,包括行洪通道的准备都很关键。
“这次京津冀暴雨受灾最重的都在山区郊区,比如房山、门头沟、涿州。有很多老人困在山上或者村里,自救和救援都很难。那么预警信号出来后,是不是可以优先关注这些区域和人群,提前转移或提前准备应灾,而不是到成灾之后再去援助,这也是未来应对灾害的要点。”刘君言说。
高路认为,未来,应从外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内在的提高管理能力入手,双管齐下应对可能发生的暴雨洪涝考验。
从工程措施管理来讲,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包括河堤、河道整治工程、分洪工程和水库加固等,提高流域的挡、泄和蓄的综合能力。
从管理角度来讲,应当加强气象、水利、应急等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在救援力量、救灾物资的调配、救援力量的部署等都需要联动指挥。信息化技术也有利于部门统筹,让各部门可以更快、更有针对性派遣救援力量。
这次暴雨也暴露了信息传达不及时的问题。马军表示,这次京津冀暴雨,部分(泄)分洪区的启用看起来略显仓促,公众没有心理建设,不像更有经验的蓄滞洪区收到信息之后,各方都知道怎样去组织开展应急。
“是不是基本通知到位了,组织过程中有没有问题,我们看到有区域在组织撤离的时候有道路还在收费,这都是后续需要总结经验教训的。”马军说。
高路也表示,通知的时间越提前越好,可以通过微信、短信、电话、广播等很多条途径,村镇基层工作人员是最后的执行人,需要落实是否人员都进行了有效转移。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我们都需要做好准备,去适应气候的变化,大力进行减节能减排,真正做到常备不懈。”马军说。
采写:南都记者 王玮 发自北京